有兩個好朋友,
一個叫小花,一個叫小草。
有一天他們一時興起,
想來比賽看看誰可以先跑到山丘上那片大草原,
還講好「輸的人要請贏的人吃一個月的早餐」。
小草平時身手矯健,才約定完就迫不及待出發,一溜煙已不見人影。小花則是不改平時慢條斯理的姿態,一派輕鬆地上路。超前領先的小草得意極了,不只在半路停下腳步東逛西晃,甚至還跑去鄰居家串門子抬槓聊天,天南地北聊得忘記時間也忘了自己還在跟小花比賽…
結果呢 ? 結果就是一開始占盡上風得意洋洋的小草,輸給了雖然慢條斯理卻一步一腳印走完全程的小花。要請小花吃一個月的早餐。
<大器可以晚成>
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,或許你跟我一樣,腦中馬上浮現出來的就是小花和小草的故事。(沒錯,小草就是我們很熟的那隻小兔子,小花是小烏龜);也或者是你光看到「大器可以晚成」這幾個字,你就覺得你一定知道這本書要講什麼了。
你是對的 ~
不過,只對了一半 ! 因為這本書的架構雖然簡單,但是細細讀來卻很能發人深省 :
★ 首先,它分析「年少有成」和「大器晚成」的差異以及一般人的迷思
這個雖然不稀奇,但是我們似乎從來沒有仔細想過,因為這些迷思會付出多大的代價,而且,更讓人心頭一驚的是,我們從小到大就身陷在迷思中而不自覺。
大家都崇尚及早成功,使得孩子年紀小小就不得不加入激烈競爭的行列,免得落於人後,免得將來沒有成就。我們期待自己可以成功得更快,更早,同時也帶著這樣的期待養育我們的下一代。但是老祖宗不是早說過了嗎 ?
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
有多少在人生裡早早達標的贏家,看似成功卻不再樂觀,反而恐懼失敗。甚至跟兔子小草一樣,因為早早成功,於是過度自信不再學習不再成長。美國知名影星梅格•萊恩就是年少有成的例子。多年後當她回想自己成就輝煌的年輕歲月時也感慨 :
「年少得志當然有許多好處,但卻會根本上削弱你的腦力,你的自我和靈魂」
「而且,當你很有名,沒有人會再告訴你實話」
★ 再來,要是我們不是兔子小草,沒有「年少有成」怎麼辦 ?
那我們就只能認命期待下輩子再好好投胎當兔子嗎 ? 當然不 !你知道其實小烏龜身上反而擁有小兔子所沒有的6種獨特優勢嗎 ?
「好奇心」、「同情心」、「韌性」、「沉著」、「洞見」、「智慧」
★ 最候,關於那歪樓的「堅持」和「毅力」
在龜兔賽跑的故事裡我們被教導的一直是 :「堅持」和「毅力」很重要。可是,是誰規定小烏龜一定要走完那場比賽 ? 要是他走到一半肚子很痛很痛,或是他走到一半發現與其爬上山丘,他其實更想去海邊看看呢 ?
作者告訴你 : 刻意放棄還能讓你向目標躍進一大步。「什麼 ? 放棄 ?」「對,放棄 !」可是,什麼時候該放棄 ? 怎麼放棄 ? 書裡有答案。
▌佩居總結
★
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想到了小時候,身為公務人員的爸爸媽媽省吃儉用,只為了要幫我們三個孩子安排才藝課程 : 「鋼琴」、「書法」、「寫作」、「芭蕾舞」……。但是學到最後要不就是不甘不願,要不就是半途而廢,爸媽的錢砸下去,我們寶貴的放假時間砸下去,有沒有輸在起跑點 ? 或許沒有;但有沒有讓我們成就非凡 ? 看起來也沒有。
我懂這是身為父母心裡一定會有的期望,因為我也為人父母。父母總是巴不得能把所有的資源都給孩子。期盼能夠給他最好的環境,讓他接受最完整的學習和教育,想方設法盡一切努力不讓他輸在起跑點上,甚至想著如果能夠,恨不得可以直接把他拎到終點去。
只是,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在孩子本該是無憂無慮盡情探索放膽學習的時候,與其把他所有的時間塞好塞滿,單方面地安排我們認為對孩子未來有幫助的課程;
如果先好好地了解孩子的個性後,再讓他們適情適性地快樂學習,適度留白,耐心地等待孩子成長茁壯,他的學習吸收以及表現反饋會不會更好 ?
★
同樣地,那我們自己呢 ?你有你厲害的地方,我有我擅長的地方,即使我們不是年紀輕輕就大有成就,但是如果我們先去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,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 ? 想去的地方在哪裡 ? 那麼,不用去管別人的「行程」和「進度」,我們不是沒成就,只是「還在路上」。
作者在書裡一直提到另一位作者蘇珊•坎恩的書 <安靜就是力量> 在那本書裡有一段話我很喜歡,它被我寫在自己的小手帳裡時時提醒自己,也曾經把它拿來寫在我的某一篇文章裡 :
「生活要過得好,秘訣就是把自己放在正確的舞台上。有些人就是要站在百老匯的聚光燈下面;但也有些人就是適合在書桌的檯燈下」
什麼是「大器晚成」的人? 大器晚成的人通常有別人甚至自己一開始看不出來的天賦,而且比「預期」還要更晚才會發揮出他的潛能。但是有什麼關係呢 ?
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時區」
在你的時區裡一步一腳印的把路走好。我們也就是「一般人」不是嗎 ? 來看看這本書,看看作者在書裡為我們提點的,也就是小兔子所沒有的那6大潛能。好好的運用它們,「大器晚成」,
我們現在雖然還在路上,但也絕對可以華麗的抵達終點 !
我們現在雖然還在路上,但也絕對可以華麗的抵達終點 !